OK蜜蜂网 > 蜜蜂养殖技术 > 养蜂技术 >

蜂王剪嘴实现多王同巢,蜂王的嘴该怎么剪?

|guangning

  蜂王剪嘴实现多王同巢,蜂王的嘴该怎么剪?

  曾经网络上盛传过一种实现多王同巢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剪掉蜂王的嘴来实现蜂王同巢的目的。由于这种方法在实际养殖中使用较少,相关资料也缺乏,一度引起很大争议,很多养蜂的朋友甚至质疑这是一种杜撰,曾经小编也质疑过这种方法,毕竟仅仅为了剪掉蜂王的嘴来实现多王同巢,这实际上还是难以避免蜂王发生决斗,因为蜂王决斗的武器严格说起来还有蜂王的螫针。小编在近来的一些相关资料中还真见到了这种剪掉蜂王的嘴来实现多王同巢的介绍,介绍相对比较细致,完全与我们曾经想象中的不同,可以说是一种科学的探索方式。那么具体通过剪掉蜂王的嘴来实现多王同巢,蜂王的嘴该怎么剪?剪掉蜂王的嘴的目的真的仅仅是为了防止蜂王决斗吗?可别小看了这个小小的改变,里面隐藏的门道还真不少。

  关于双王群与多王群的区别

  小编发现阅读小编文章的很多朋友应该不是养蜂的,所以对蜜蜂不是很了解,在这里小编对蜂群的基本结构进行一个简单介绍。对于一个正常的蜂群来说,除了我们常见的蜂群自然交替现象,一个蜂群中只会有一只蜂王,如果出现了两只以上蜂王,蜂群中必然发生工蜂围王或者多王决斗,最后只剩下一只。

  从生产的角度来说,养蜂的朋友都知道单王产卵能力有限,饲养强群比较困难,所以很多养蜂人都在探索多王同巢饲养的方法,如果能够让多只蜂王同巢产卵,而且不会发生决斗,这样蜂群的繁殖力自然增高,工作蜂的数量也会大增,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实际实施先来截止目前养蜂行业用得最多的还是只能是双王群。

  双王群严格说起来算不得多王同巢,可以算是一个蜂箱中饲养了两只蜂王,因为中间加了隔板,实际上两个蜂群是分开的,即使如此,很多养蜂人还是通过这样的双王群饲养模式获得更多的蜂产品。实践证明,饲养双王群的确可以提高蜜蜂的生产能力和繁殖能力,也就是说,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大量的双王群继箱养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多王同巢的研究与成就

  据《蜜蜂生物学》中介绍,2000年金汤冬最开始对蜂王剪掉嘴来实现多王同巢的研究,2005至2006年胡福良金水华等研究人员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的方式成功组建了多王同巢蜂群,并得出三王同巢与五王同巢的蜂王产卵力分别是单王产卵的222.94%和367.09%,从这个数据来看,这种方法的确是让很多养蜂人大开眼界的。

  其实这种方法是相当科学的,如果我们单从剪掉蜂王的嘴来说,看似一种物理性的改变,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上面说到了一个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其中一是为了解除蜂王之间的敌对状态,二是为了解除蜂群间的气味问题,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性问题,而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问题。我们看了上面的生物诱导方法与环境诱导方法的实施以后就会对这个问题有另一种看法。

  生物诱导与环境诱导

  生物诱导:生物诱导实际上即是上面我说所说的剪掉蜂王嘴的说法,但是过去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明确,据《蜜蜂生物学》中记载,实际剪掉的并不是蜂王嘴的一边,而是剪掉蜂王两侧上颚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在过去的很多资料中对剪掉蜂王嘴的说法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但是在《蜜蜂生物学》中有详细的记载,而且对蜂王也有了明确的要求,采用快一年的产卵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拧住蜂王背部,用小剪刀或者指甲刀剪掉蜂王上颚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能伤及其它部位,而且剪了嘴的蜂王还要方法到其它蜂群进行饲养,让蜂王的伤恢复,这样算是让蜂王失去了战斗力。

  环境诱到:环境诱到实际上是给蜜蜂建立一个特殊的蜂群,通常选择在大流蜜期温度适宜的季节,这时蜂群内味道相同,这样有利于不同蜂王之间的信息素融合。同时蜂群采用刚羽化的幼蜂,刚羽化的幼蜂识别蜂王能力差,易于接受蜂王,在组建了这样的蜂群以后,逐个将蜂王放入组建的幼蜂蜂群中,这样就实现了多王同巢的目的。

  据部分试验蜂场证实,这样的多王群移虫方便,易于维持强群,不管是产蜜能力还是产浆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对蜂群的抗病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效果。虽然说通过上面的方法可以实现多王同巢,而且对蜜蜂的繁殖和生产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关于对蜂王剪掉上颚的方法对蜂王自身影响有多大,具体是哪些影响,剪掉的蜂王上颚是不是分泌了某些影响蜂王同巢的信息素,剪掉蜂王上颚的蜂王为什么不会使用螫针决斗?目前还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从目前来看,这样的饲养方式看似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如果要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仍旧需要更多的探索。